• 恢復到疫情前的生活狀態需要哪些基本條件?梁萬年回應

    發布時間:2022年12月07日 20:11     來源:中國新聞網

      12月7日,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,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介紹,對病毒和疾病認識的進一步加深、疾病危害性的下降、有效的疫苗和藥物的供給,以及應急處置能力和救治能力的提升等,都是恢復疫情前生活狀態的一些條件,或者是關鍵要素。

      一是關于病毒的特性。當前,新冠病毒的毒力在明顯下降,傳播力在增強,無癥狀和輕癥感染者的比例高,重癥和死亡的比例與原始株及德爾塔株相比明顯下降,也就是說,目前的病毒更加“溫和”了。

      二是疫苗的普及方面。目前,我國具有較高的接種疫苗覆蓋率,但老年人群接種的覆蓋率還不夠理想。眾多的研究顯示,無論何種疫苗,都可以有效降重癥、防死亡。所以,加強針的接種,對于防止重癥和防止死亡的保護力度將會更好。

      三是關于有效的治療藥物方面。我國已經具備了包括中藥、西藥,在西藥上比如國產的小分子口服藥物、抗體藥物等等,具備了生產供給的能力。

      四是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套運行暢通的應急指揮體系和協同機制。

      五是具備了一批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和應急隊伍,特別是基層的防控和治理體系,經過三年疫情防控的磨煉,已經得到了優化和能力的提升。

      六是衛生系統的防控、救治能力也有明顯提升。例如,布局和建設了一批定點醫院、方艙醫院等,加強了醫務人員培訓、加強了醫療救治物資的相關準備。

      七是人民群眾的健康素養得以進一步提升。數據顯示,2021年,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了25.4%,比2020年提高了2.25個百分點,并且繼續呈現穩步提升的態勢。

      梁萬年表示,這些都為我們戰勝疫情提供了條件和支持。當前,需要特別關注的是病毒的變異、重癥和死亡的情況,要嚴防出現醫療資源擠兌等問題,這些方面我國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,有些措施也在進一步加強。在當前,要繼續做好一些相關的準備工作。一是加強疫苗的接種,尤其是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種。二是要加強藥物的研發、生產、儲備,來滿足患者的用藥需求。三是要關注病毒的變異,持續監測病毒的變異情況,特別要關注病毒的傳播力、致病力的變化。四是優化完善醫療救治的方案和資源的準備。比如說分級診療方案落地的相關政策、救治設備、物資、空間、人力資源的準備等。五是強化基層能力建設。充實基層的專業防控和救治力量,加強居民的健康監測和管理。六是強化重點場所、重點人群的保護,對醫院、養老院、福利院、托幼機構、中小學等重點機構的人員密集情況要加強管理。老年人群等脆弱人群的抵抗力較弱,要強化對這些人群的保護。七是加強宣傳溝通,提升個人的健康意識。疫情防控離不開每個人的參與、理解、配合,需要社會同心、同向、同行。(制作 隋致遠)

    責任編輯:【李季】

    版權聲明:中新視頻版權屬中新社所有,未經書面許可的使用行為,本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    發表評論
   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,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
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  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    Copyright ©1999-2023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国语自产拍在线视频中文,手机免费天天看高清电影,国产免费三级a在线观看